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黄立会的博客

我从田野上走来,喜欢那浓浓的乡土气息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碾麦场上的记忆  

2016-06-07 11:03:45|  分类: 引用欣赏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碾麦场上的记忆
■李新潮
●非常记忆
        有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组农村碾麦子的老照片,看后浮想联翩。
        近年来,家乡农村已经很少见到碾麦场了,要知道,碾麦场,那可是过去晋南农村农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,特别是小麦的碾、打、晾、晒,都要在这个场地上完成。一个延续了几百年、数千年的农事活动形式,就在近几年的时间里,终结在一个叫“联合收割机”的铁家伙手里。
        在过去祖祖辈辈的农村传统作业方式里,碾麦子是一个非常重、非常累、也非常苦的活。碾打时要经过摊场、碾场、翻场、腾场、起场、扇场(扬场)等多道工序,才能把麦粒脱出来。
        摊场也叫“乱场”,要把原来头尾对齐的麦捆分散、搞乱,均匀地摊在麦场上,这样才好碾。小时候,我老想不明白,为什么不把麦子头对头、尾对尾,这样光碾麦穗多省事。后来才知道,碾麦子不仅是脱粒的过程,关键还要把麦秆碾烂,因为麦秸是当时饲养大牲畜的主要饲草。摊场看似简单,若不得法,则会事倍功半。乱麦时手抓住麦穗乱比较容易,若抓住其他部位,则比较费劲。一般都是早上起来看天气不错,或听天气预报没雨才开始摊场。晒上一上午,中午大约12点过后,太阳最毒的时候,开始套碾子。这期间,还要倒几次场,即用木杈把摊起的麦子翻几次个,让它充分晒干晒透。
        过去碾麦天肯下雨,常常是刚把麦子摊好,哗啦啦一阵大雨,碾不成了,得几天晒干后才能再碾。记得有一年麦收季节下雨多,麦子都出芽了,农民把好麦子卖给国家,自己吃出芽的麦子。出芽的麦子磨出的面蒸馍吃着粘牙,不好吃、难消化,有位县委书记带领机关干部带头吃出芽面,一时还传为美谈。
        以前碾麦主要靠牛拉碌碡,速度慢、用时长,差不多一天只能碾一场麦。后来有了拖拉机代替牛做动力,要快很多。碌碡也叫石磙子,过去村里到处可见,不仅麦场上有,院门前、巷道里、空场院都有,如今多数都已废弃了。其实,在我们那一带村里,碌碡叫“yufu”, 我查遍了字典,也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。碌碡有两种,一种个比较大,表面粗糙,是用来碾麦子的,一种个比较小,表面稍光滑,是用来“割场”的。所谓“割场”,即在收麦前,趁下雨后,要把空了一年、不太平整的麦场地耙平、压实、碾光,这样碾麦时,麦粒才不会陷进土里。 
       “碾场”的关键人物是“捉碾子”的。一般只有年纪比较大、经验丰富的老农才能担其重任。大中午,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,麦场上,只有“捉碾子”的人,站在场里,一手牵着续长了的牛缰绳,一手执鞭,不停地吆喝着,一圈一圈地转。这看似简单重复的动作,其实是大有学问的。转的并不是圆圈,而是椭圆圈。转时要一边收一边放,要照顾到每一处麦子都能被碾到,这才是“把式”。一般“捉碾子”人手上还有一个物件,叫“粪笊篱”。有时候转着转着,牛尾巴翘起来了,得赶紧把“粪笊篱”伸过去接住,不让牛粪拉到麦子上。碾得差不多时,“捉碾子”人一声吆喝,从四面八方阴凉地钻出一群男男女女,手持木杈开始“翻场”,即把已经压平的麦秆翻过来继续碾。这样反复折腾三四遍,麦粒脱下来了,麦秸也碾好了。碾好后,还有一道工序就叫“腾场”,即人们要用木杈把碾实的麦秸挑起来并充分抖动,以防麦粒裹在麦秸里。
        “起场”时,先把上面一层较长的麦秸起走,放在场边堆成垛,然后再由较细心的人用一种特殊木杈(比较密的四股杈)拾一遍,把较短的麦秸清理掉。剩下厚厚一层裹在麦衣里的麦粒,人们用一种叫“拥板”的把它堆成堆。使用“拥板”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,一个在后面推,一个在前面用绳子拉。拉绳的多是小孩子,大家脱掉鞋子,光着脚,一边拉绳,一边耍闹,有时候一不留神,两人配合不好,脚下一滑,摔个“狗吃屎”,满嘴流血,有的还把门牙都磕掉了。
        起场后就该是“扇场”了,也有叫“扬场”的,就是要把麦粒和麦衣分离开来。“扬场”是借助自然风力来进行,而“扇场”则靠的风车。老家把风车叫“扇车”。以前的扇车都是木制的,个头挺大,扇麦时最少得四五个人配合才能完成。扇车顶上坐一人为“溜麦”的,一手托着簸箕,一手不停地拨拉倒在簸箕里的麦子,使它均匀地从风口溜下去。扇车口边上站的人是负责搭麦子的,手持木锨不停地把地上需要清选的麦子搭到簸箕里,如果人手多,一边一个,两个人交替搭速度快一些。这里最关键的是“摇扇车”的人,他是转动扇车的动力源,一般都是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轮换着摇。摇扇车不仅要有力气,而且要有技巧。不会摇的人只能一只手摇,转不了多少圈就气喘吁吁败下阵来。有经验的人会两手换着摇,持续时间就比较长。小时候就可佩服有的人了,换手时,扇车不停,风速不减,左手换右手、右手换左手,看的人眼花缭乱,和杂技表演一般。
        后来,有人发明在扇车尾巴上安一个大轮,在主轴上安一个小轮,利用皮带传动大轮带小轮带动扇车,人们就不再那么费劲了。再后来,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,一些铁制小风车应运而生,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,扇车上不用人溜麦了,动力也改为拖拉机或电动机带动,不用人来摇了,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,而且减少了劳动力。再再后来,有了脱粒机,很少人再去碾场了,又有了联合收割机,麦子都不用割回来进场了,人们直接拿口袋在田间地头接上清选干净的麦粒拉回家了。碾麦场终于走过了辉煌的一生,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。

 

(选自《运城日报》“鹳雀楼”)


 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